萬病皆由氣血生,將相不和非敵攻。一盞阿膠常左右,扶元固本享太平。
萬病皆由氣血生,將相不和非敵攻。一盞阿膠常左右,扶元固本享太平。
這是明代文人何良俊的養生心得。古代文人是很懂得養生的,何良俊這首《思生》詩,一針見血得道出了養生之道之根本,那就是養“氣血”。氣血通暢,方能扶元固本,增強抗病能力,天年得養。
滋補奧秘,補血與液
李時珍在綜合歷代醫家經驗的基礎上,用很長的一段話全面總結了阿膠的主治功效,稱阿膠為“圣藥”,并指出阿膠之所以能夠治療諸多病癥的根本原因就在于“補血與液”。
“時珍曰∶阿膠大要只是補血與液,故能清肺益陰而治諸證!
“血”指血液,“津”指津液。津液,是機體一切正常水液的總稱,包括各腑臟形體官竅的內在液體及其正常的分泌物,也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之一。阿膠的藥學功能描述,補血滋陰,潤燥止血,其實也包含了補血與液這兩重含義。陰虛,指精血或津液虧損的病理現象;燥,也是機體血液、津液缺失的狀態。因此,阿膠能滋陰潤燥的藥學功能描述本身就包含了“補血與液”這一內涵。
阿膠,五臟同補
人之所以容易生病的根本原因在于氣血的虧虛,致病的根本在于五臟的病變。因此,養氣血,調五臟,才是人們保持健康狀態的養生之本。
《本草綱目》說,阿膠入肺、肝、腎三經,是說阿膠對于肺、肝、腎三大系統的病癥都有顯著的治療作用。
由上可知,阿膠滋補功能強大的根本原因在于,阿膠能補血與液,養血益氣,保證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;善補五臟之虛,滋陰潤燥,能保證人體核心臟器功能良好。且藥食兩用,善治能防。因此,《神農本草經》將其列為上品,稱“久服輕身益氣”。